2016/09/28

讀後摘要:《好音樂的科學:破解基礎樂理和美妙旋律的音階秘密》

書名:《好音樂的科學:破解基礎樂理和美妙旋律的音階秘密》
原書名:How music works:The Science and Psychology of Beautiful Sounds, from Beethoven to the Beatles and Beyond
作者:John Powell(約翰•包威爾)
譯者:全通翻譯社
出版社:大寫出版
出版日期:2016年6月21日
寫推薦文實在很難,這件事一直以來困擾著我,我不認識你、你不認識我,要怎麼設定閱讀這篇文章的對象呢?如果不加設限,越廣越好,嘿,那可需要高超的素養與文筆,才能寫出適當的介紹文,超出我的能力;所以只好把對象設定成尚未閱讀這本書的自己,跟過去的自己一個人對話,以簡單篇幅、摘要描述本書內容,嗯,這樣就簡單多了。

本書作者兼具物理學博士學位、也有音樂作曲碩士學位,太厲害啦,遊走於科學與音樂之間,也因此才能寫出這本超棒的入門書;如同書名《How Music Works》所說,這本書要以科學陳述來解釋音樂相關的種種問題,同時了解理性認知與感性體會。

音樂不僅是藝術創作,其背後也有堅實的物理定律、工學、科學基礎。聲學的技術書籍,早已很多,但都含有大量的複雜圖表,而這本書卻能以淺顯易懂的圖表和口語描述,讓讀者了解聲音的原理。

第1章,介紹音樂到底是什麼,樂音的組成:響度、時值、音色、音高,音的命名,標準音頻率的制定。

第2章,一連串音高的上下起伏(音程),一般人唱有些偏高有些偏低,好歌手則有正確的上下起伏,若擁有絕對音感,就能與標準音相符。

第3章,樂音與噪音,聲音是空氣波動,振動體能製造出重複的規律波動時,才是樂音,而圓柱體和桿狀物,最容易辦到,如長笛、豎琴。解釋琴弦振動時的基本頻率與泛音。

第4章,音色,不同樂器雖發出同樣基本頻率的音,但因為泛音不同,所以會發出不同的音色,例如木琴與薩克斯風。

第5章,不同樂器類型的發聲方式,豎琴、吉他、小提琴,管風琴、小哨笛、單簧管,鍾琴、鋼琴,最後介紹電子合成器。

第6章,音量,聲波如何結合在一起,響度與聲音的頻率和時值的關係;如何測量聲音強度與響度,解釋愚蠢的分貝系統,最後介紹phone與sone系統。

第7章,和弦與和聲,主旋律與伴奏,為什麼某些音一起演奏時會比較好聽,持續長音,琶音,對位法。西方與非西方音樂的差異,複音樂器,單旋律樂器。

第8章,音階與音級,曲調,八度,十二等分的音程,只選七個音,大調,小調,轉調;五聲音階,如何調音調成五聲音階。平均律,音不固定的樂器,音頻固定的樂器。

第9章,曲調與感覺,大調音階與小調音階,包威爾醜怪豎琴,自然小音階、上行旋律小調音階、和聲小音階。為音調命名,CDEFGAB,各種調子並沒有情緒上的差異,而是轉變本身帶來情緒衝擊。選擇調子:樂器的設計、音域、作曲者的想像、絕對音感等。各種古代調式,異樣的風味。迷思:即便有平均律,不同調子仍給人不同的感受;打破迷思:調子本身沒有情緒,但變換調子會改變情境。

第10章,節奏、律動速率、拍子強弱;樂譜,調號、音符、小節,節拍器,

第11章,創作音樂,音樂天分的迷思,選擇樂器,作曲;古典樂曲的命名,交響樂、協奏曲、奏鳴曲。指揮的收入,即興創作。

第12章,聆聽欣賞音樂,音樂廳的音響效果,高傳真,錄音系統,黑膠唱片與CD,類比和數位,CD與MP3,家庭音響發燒友。

第13章,音程命名,調音成五聲音階,平均律的計算,各大調的音組。

最後,若想要一本輕薄短小的樂理書,可看看《基礎樂理》,作者張錦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