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2

讀後想法:挖開兔子洞、愛麗絲鏡中棋緣(張華)

書名:挖開兔子洞──深入解讀愛麗絲漫遊奇境

書名:愛麗絲鏡中棋緣──深入解讀愛麗絲走進鏡子裡

原著:路易斯‧卡洛爾(Lewis Carroll)
原插圖:約翰‧田尼爾(John Tenniel)
譯註:張華
出版社:遠流

這兩本書,一言以蔽之,就是愛麗絲漫遊奇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與愛麗絲走進鏡子裡(Through The Looking-Glass And What Alice Found There)的註釋版,以中英對照的方式呈現,並且加上非常詳實的注釋。

為什麼要看漫遊奇境與走進鏡子裡,簡單講,這兩本是經典,你可以享受書中幻化無方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你可以研究書中的詩詞、雙關語、玩弄語文的技巧、邏輯道理與謬論,另外,因為是經典,很多其他作品常會引用借用這兩本長青不朽著作裡的梗;更有與其直接相關的作品,譬如電影魔境夢遊,為原著故事的延續,講述19歲的愛麗絲重返魔境後的經歷,如果不知道兩本書的內容就去看電影,雖然不能說一定會看不懂,但電影中的很多梗、笑點、典故,你就會錯過、甚至一頭霧水。

不知為何,我以前常常要求一部作品應該要"自成一套完整體系",不要要求讀者事先知道太多背景與設定,不過有些電影譬如驚聲尖笑,該影片明顯地以「惡搞、戲弄」為宗旨,將90年代的電影全部拙劣地愚弄一番,所以,如果沒看過那些被模仿惡搞的電影情節,就會看不懂。現在我改變想法了,正如教你讀懂文學的27堂課裡面說的一個理論,這個世界只有一個故事,所有事物都是有關係的,我現在認為,應該要極盡所能,找出其中相似的點、象徵性的共通表象,加以聯想並觸類旁通,自己要"主動"地去閱讀,而不要只是被動地接受。就算想錯了也沒關係,就算作者其實原本沒有那個意思也沒關係,因為能夠在抽絲剝繭串連關係時享受其中,不是會讓閱讀更有趣嗎。

愛麗絲的故事,喜愛並研究的人不計其數,譯本多如牛毛;想當初我翻閱時,只能說完完全全看不懂,不過就是一些瘋言瘋語的童話故事罷了。我曾經看過一本科普書愛麗絲漫遊量子奇境,也是完全看不懂裡面的梗。而這兩本注釋本,就是要幫你了解其中的奧祕,書中有些背景知識,是維多利亞時代那時的一般常識,與現在不同;有些梗,是英文的語文笑點;有些故事情結,牽扯到原作者與愛麗絲之間的默契,光只看原文,是很難了解這些的,而這兩本注釋本,搜羅中外各家的註釋與研究成果,細細地展現給你,這不單單只是被動地閱讀一本書了,而是主動地去了解原作者的背景,查詢書中創作的源頭,譬如赤霞貓的原型在哪兒,變成跟原作者在玩遊戲,看看讀者能不能破解書中的隱密與機關。

英文翻譯(語言翻譯),是很難的,譬如原著裡,用了某一首外國知名童謠,配上新歌詞,置入改編的樂趣與笑點,那麼,你該怎麼翻譯呢?若直接翻譯歌詞,但讀者並不知道原曲啊;選一首讀者熟悉的歌曲,將翻譯後的歌詞放進去,這樣能譯的傳神嗎;Tweeddle Dun與Tweeddle Dee的譯法至少有十餘種,有把精神譯出來嗎?諸如種種,實在太多了,像這兩本書以中英對照的方式呈現,或許是最好的辦法了吧。

總而言之,愛麗絲是西方的重要經典,不可不知不可不讀,但光讀原文理解有限,就好好看看這兩本注釋書裡研究搜羅的詳實解說罷。


PS 小小抱怨一下排版,英文中文沒有頁頁對齊,註釋跟註釋號碼上標,也沒有一定在同一頁。我知道要做到很難,這兩本書的編排算很不錯了,所以我只是"小小"抱怨一下。

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