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了幾篇讀後感, 寫的不好, 不知道怎麼寫, 不知道該寫些什麼.
別人寫讀後感時, 有些會概略地介紹書中的內容, 這點我做的不好, 用幾段文字去粗糙的描述一整本書的內容, 一方面有點難度, 另一方面每當我想要這麼做時, 腦袋上就會有個小惡魔跑出來敲著我的頭說: "拜託, 幾段話就可以代表一本書嗎? 難道你認為看了這幾段話就不用去看真正的書的內容了嗎?", 所以, 當我並非真心誠意地想要去實行, 當然沒辦法作的好.
有些讀後感, 更正確的說是推薦文, 是用來吸引人去買書來看的, 這點我也滿反感, 每本書對一個人會有其正確的時間點, 我怎麼知道這本書in this moment適合你呢? 這一點, 郝明義在越讀者中也有提到. (Sorry, 我本來要找出是在哪一頁提到的, 可是我翻了幾分鐘, I can't get it, 從目錄標題也看不出來.)
所以, 雖然我看完了這本書, 但怎麼寫讀後感呢?
Managing Humans: Biting and Humorous Tales of a Software Engineering Manager
作者: Michael Lopp
作者的部落格: Rands In Repose
Rands是作者的筆名, 我搞不懂為什麼是這個筆名, 也搞不懂部落格的名字是什麼意思. 有人可以告訴我嗎? Please.
ps. 我是在國內線上書店博客來買的, 這是一本新書, 所以下訂單6/30後, 會從國外運過來, 到了7/22才拿到書, 嗯, 有點久; 而且我買了以後, 博客來就把它關了, 所以你不能在博客來買了, 真怪. 另外, 上次買Dreaming In Code(也是新書), 花了13天就拿到.
為什麼我會去買這本書來看呢? 因為Joel推薦它, 這是我的一個...習性吧, 當敬佩或信任某人時, 就會去相信他推薦的東西. (However, I'm gradually to think Joel Spolsky is more and more like an architecture astronaut, well, that perhaps will be another blog topic.)
書的內容真的很棒, 對照我3.5年的工作經驗(我知道這很短), 驚訝啊, 每篇的主題都深深地打動我, 產生共鳴, 每幾頁就會有那種描寫某辦公室現象的詼諧or惡毒or含淚的句子, 讓我拍案叫絕.
舉個例子
There is a painfully long period between when a majority of the organization knows about a reorg and when the actual reorg occurs. It's a painful time because it causes employees to start asking basic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company. Who is going where and why? Are there layoffs? Why is this happening and do I have a job when it's all over?
哇, 真是於我心有戚戚焉.
可惜的是, 我不會推薦給你, 因為...你知道的.
將來大概不會再寫讀後感了, 不知道寫些什麼, 也寫不好; 我想以後我的做法會是, 寫部落格時, 將相關書籍中的句子適當地嵌入文章中, 適當地引用, 這樣或許比較好. 而那意味著, 我打算寫一寫關於這3.5年工作經驗的部落格.
2007/07/31
讀後感 - Managing Humans
2007/07/30
眼界
國一時, 歷史老師常常有隨堂考, 考之前教的內容; 老師有說, 課前預習課後複習, 我說, 作得到才有鬼; 所以我都是上課前趕緊抱佛腳, 居然, 大部分都可以讓我抱到八九十分, 我也以為大家都這樣.
後來有一次, 在大家向後傳改答案的時候, 不知道為了什麼, 前因後果完全不記得了, 只知道某同學說: "她每次都嘛考100分".
哇, 真的有人這麼用功, 盡力地去對待每一次, 不論大考小考, 每一次每一次都想要達到完美.
It rocks.
還記得, 那是位相當有個人風格的美女, 英氣勃勃.
歷史老師曾經出過一個謎語: "劉邦笑, 劉備哭", 猜一個字.
題外話
1. 糟糕, 我忘記說了, 這些人像圖都是從KOEI三國志11&PK擷取出來的.
2007/07/29
座號 51
國中入學時, 我的座號是51, 是最後一號, 這有點奇怪, 通常導師排座號時會先男後女, 極少部分會先女後男或是男女交錯, 我那一班是先男後女, 所以當其他專科老師點到51號卻發現是個男的時, 都閃過一瞬間的不解.
為什麼我是51號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 我智力測驗的分數是0分, 沒錯, 你沒有看錯, 真的是0分. 而座號是由入學時的智力測驗排出先後順序的, 根據全校學生的智力測驗分數, 第一名分到第一班, 第二名分到第二班, 以此類推, 藉此達到將學生程度打散在各班的效果.
ps. 有另外一位同學是35號, 夾在女生之間, 理由不詳.
按照上面所說, 我成績應該是墊底的, 但身為51號, 不尋常的是, 我的名次還不錯.
好吧, 是我騙了各位, 我智力測驗分數不是0分, 而是, 我根本沒有智力測驗的分數, 因為...我根本沒有去參加智力測驗, 理由很簡單, 就是大家所熟知的, 就是那個比天災颱風地震還可怕, 比塞車送小孩還常見, 就是那個無可抗拒無法避免的原因, that is...我睡過頭啦, 根本沒去考. orz.
所以到了開學日, 我迷迷糊糊到了學校, 但是卻沒有班級可以去, 於是跑到教務處, 哀求裡面的大人賞我個班級唸唸, 等到我走進教室時, 老師已經把座號分好了, 於是, 我就是51號了.
Well, 這篇真的沒什麼好看的.
還記得, 因為最後一個報到, 只能坐最後面, 前面坐了個美女, 還跟她借了筆:)
Eureka
記得國二開始時多了一門課: 理化, 當時覺得這名字很玄, 連補習班的老師在第一堂課時, 都還要多費一番唇舌解釋, 現在想起來, 為何不直接以"物理化學"稱呼呢?
剛開始時, 學的並不好, 成績勉強及格, 沒有抓到關鍵, 不清楚這門課到底在學些什麼.
就這樣渾渾噩噩把二年級混過去了, 三年級進行能力分班, 三個班級, 成績好的挑出來合成一班, 新班級就這麼產生了, 從暑假就開始進行課程; 不是有句話這麼說嗎, 考生是沒有假期的.
新班級意味著有三分之二的新同學, 有點不習慣, 但造成心理衝擊的不是新面孔, 而是隨著成績分班所帶來的一種氣氛, 一些好同學不見了, 一些老師也換人了, 似乎莫名其妙的, 我們就栽進名次的世界中, 為了聯考, 開始要變形為考試的機器.
那時的心情已經無法敘述, 太過久遠, 只記得桌上放著一本新理化老師(也是新導師)指定的理化教材, 配合著課本的章節, 先用一兩頁敘述理論與定理公式, 然後就是大量的題目, 我就開始一頁一頁地看, 一章一章地學, 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上面了, 連下課也不放過. 在浮力那篇, 我翻來覆去地叨唸著"物體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等於其所排開之液重", 也不知道唸了多少遍, 努力思索著, 終於在快把題目做完時, Eureka!, 猶如撥雲見日一般, 我終於弄懂了, 阿基米德(Archimedes)沒穿衣服就跑上街的心情就是這樣吧.
ps, 這裡有值得注意的地方, 在我不懂原理時, 仍然可以把題目的答案算出來, 這就是囫圇吞棗吧.
漸漸地跟鄰近的新同學混熟了, 雖然功課考試讓人鬱悶, 但下課時說說笑笑, 大家一起數日子, 也就這麼過去了.
還記得那時旁邊坐了一位大美女, 風姿綽約.
題外話
1. 丁丁已經不夠看了, next big man is 拉拉.
2. 彎彎破億了, 真是可怕.
平平仄仄平
沒有美感的人不能做詩, 不過依樣畫葫蘆的事情我倒還可以.
平起首句用韻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贈兔姊
朝曦灑落身,俯仰似流雲,抿嘴輕微笑,顰眉可示祲。
應該是高中時寫的吧, 依稀記得是送給某女孩的.
李白醉歌图. 杨瑞民(1956—)河南长垣县人.
雖然我們知道, 台語發音比較接近古音, 古詩用台語唸起來才正確, 平仄才對, 譬如"國", 國語是平聲, 但台語是仄聲; 而且古人往往斛籌交錯時, "口"占一絕, 又或心有所感, 沛然而發, "吟"詩以抒發胸中之氣. 不過話說回來, 教我的老師都是用國語, 耳聽到有人在背頌唐詩宋詞時也是用國語, 所以, 請用國語"吟"詩看看囉.
還記得, 美麗的國文老師, 俏麗的短髮.
2007/07/25
很熱, 沒空, 不合
這篇...沒什麼好看的.
很久很久以前, 模糊的記憶中, 似乎記得國中三年級時, 我跟另外兩位同學, 都取了個綽號, 是我們三人互相取的暱稱, 也只有我們三人在用, 也...只用了一小段時間而已.
煩悶的氣候, 焦躁的心情, 艷陽高照, 不管是人或二氧化碳密度都超高的教室; 因為我的名字有個ㄌㄧㄤˊ, 加個不字, "不涼"變成"很熱", 於是我的綽號就是"很熱".
還記得, 曾跟同學借電子辭典打裡面的遊戲三國演義, 輸了:P
考試的地獄, 血絲的眼睛, 焚膏繼晷, 不管何時或何地都想要躺下來睡覺的情境; 因為同學的名字有個ㄔㄨㄣˊ, "純"變成"無暇"再變成"沒空", 於是暱稱為"沒空".
還記得, 這位美女同學及肩的頭髮, 銀鈴的笑聲.
分數的高低, 排名的前後, 暗潮洶湧, 不管問誰問哪科答案都是還沒啦; 因為另一位同學的名字有個ㄐㄩㄣ, "君"變成"小人"再變成"小人同而不合"再變成"不合", 於是就是"不合".
還記得, 這位美女同學剪了短髮後, 很帥氣.
從前, 總是值得懷念.
我說過了, 這篇沒什麼好看的.
2007/07/21
終極警探 4.0
老而不死謂之賊, 喔不, 是老而彌辣英雄長存, 終極警探又回來啦! 相對於超人蜘蛛人身懷超能力, 主角約翰麥克連John McClane只是個小小警察, 會痛會受傷, 但總是"很難死", 跑了整天也不累, 最後總是能打倒邪惡勢力. :P
片名, "4.0"似乎有點老套了, 英文片名是"Live Free or Die Hard", 應該是從Live Free or Die變化而來, 要翻譯也滿難的.
正派配角駭客看起來有點眼熟, 回家查才知道, 原來他是Apple廣告"Get a Mac"中代表Mac的那一位.
根據Christopher Vogler寫的The Writer's Journey, Second Edition: Mythic Structure for Writers, 可用來概括所有這類型的電影. (這本書的前身是一本小冊子A Practical Guide to the Hero's Journey). 其中的英雄之旅, 步驟如下:
1. 尋常世界
2. 冒險任務的召喚
3. 對召喚的抗拒
4. 會見精神導師
5. 跨過第一道門檻
6. 考驗 盟友 以及敵人
7. 深入龍潭虎穴
8. 嚴酷考驗
9. 報酬與回饋
10. 返鄉之路
11. 重生
12. 伴隨著報酬與回饋
當然, 會有一些變化, 不過主要架構是這樣,
讓我來說說這部片的劇情, 看看是否跟上述相同. (Spoiler)
1. 尋常世界
一開始就是恐怖行動, 但不會講的很仔細, 讓你有點摸不著頭腦.
主角是個落魄的警察, 與老婆離婚了, 跟女兒吵架, 平凡的傢伙.
2. 冒險任務的召喚
因為國家的電腦被入侵了, 所以上司要求把黑名單上的駭客都找來, 主角被派去抓駭客配角.
3. 對召喚的抗拒
主角想回家睡覺了不想去.
4. 會見精神導師
嗯, 這部片子好像沒這型人物, 因為主角是個脾氣臭腦袋硬的男人, 依照自己的準則行事, 主角不但是英雄也是精神導師; 勉強要說的話就是主管吧.
5. 跨過第一道門檻
不過這是命令, 還是得去.
6. 考驗 盟友 以及敵人
找到駭客配角後, 哇塞, 馬上就莫名其妙被攻擊, 配角驚慌害怕, 主角視之如家常便飯.
本來應該把配角送去某地接受訊問, 但是反派已經控制住整個國家的電腦系統, 交通運輸, 金融通信, 無不在掌控之中; 而因為那些駭客對他們有威脅, 所以要殺掉他們, 其他相關的駭客都死了, 就因為一個小警察派來抓駭客配角, 產生了莫大的變化.
本片的反諷, 整個國家都在科技的控制之下.
預告片有的橋段, 用警車幹掉直昇機.
7. 深入龍潭虎穴
8. 嚴酷考驗
哇, 這是本片的精華, 當然是最多的部分, 先去美東配電廠, 再去敵人本營, 然後展開飛車追逐, 因為反派幹不掉主角, 人越來越少, 只好去抓主角女兒來威脅.
跟功夫女火爆的打鬥, 駕著大拖車還要躲避戰鬥機的攻擊(連戰鬥機也被控制了), 等等等等...
反派功夫女
反派甚至可以下攻擊命令給戰鬥機
哇靠, 你炸錯人了啦.
9. 報酬與回饋
10. 返鄉之路
報酬就是救回女兒, 拯救全美國, 返鄉之路就是坐上救護車到醫院.
11. 重生
12. 伴隨著報酬與回饋
主角衝鋒陷陣換來的只是上級拍拍肩膀跟你說"幹的好, 謝謝你".
啊啊, 女兒跟夥伴都被抓了啦.
最後一幕, 剩下五個人, 主角中槍被反派頭目從後面架住, 主角女兒被某反派角色挾持, 正派駭客配角被威脅著操控電腦破解密碼, 一但解密完成, 反派就會kill them all, 怎麼辦呢? 主角似乎有些意識不清快要昏倒, 反派頭目拿槍戳他胸前的傷口, 此時...
欲知詳情, 自己去看.
題外話
1. 緯來日本台7/23起, 晚上9:00, 開始播放交響情人夢.
2. 最近看了某大站的一連串事件的討論, 例如XDite, 真懷疑有名怎麼這麼丁丁腦殘啊, 也猜想彎彎什麼時候搬, 等累積人次破了億以後?
2007/07/12
雄兔腳撲朔 雌兔眼迷離
據《列子》記載, 當伯樂年老時, 秦穆公請他的孩子繼續擔任相馬官時, 伯樂回答: 我的孩子只能看出一般的好馬, 卻認不出天下少見的千里馬. 只有九方皋行!
清 郎世寧 八駿圖
於是秦穆公請九方皋去找千里馬. 三個月之後, 九方皋回報: I got it, 是在沙丘的一匹黃色的母馬! 可是派人抓來之後, 卻是黑色的公馬. 秦穆公很不高興地對伯樂說: 連馬的毛色和公母都分不清, Such a maniacal man又怎能認出馬的好壞呢?
伯樂居然長嘆一聲, 讚道: 沒想到九方皋相馬的技術到了如此高的境界, 這已經遠超過了我, 因為他看的是內在的天份與精神, 而完全不在外表. 一試, da bomb, 果然是天下少有的千里馬!
延續這篇的精神, 我想提出一個根本的理由來解釋眾多的現象.
根本的原因就是: 高低難分, 真假難辨; 雄兔腳撲朔, 雌兔眼迷離, 所以看不出花木蘭是男是女. (用白話文來說, 就是: 要評斷一個人(or事or物)太難了, 要比較一群人的高低程度就更難了)
至於可以解釋哪些現象, 且讓我來舉幾個例子.
(有人說花木蘭可以從軍那麼久, 是因為其他士兵們故意不說:P)
咬死林口羊的到底是虎是狗?
放羊的孩子, 知道錯了, 悔改了, 但是村民怎麼知道判斷他是不是真的悔改了? 還是又在說謊? 他悔改的決心有多大?
身高要比較很簡單, 量一量會有個數字, 體重要比較很簡單, 用"一"個數字就解決了, 那智力呢? 用個IQ指數就可代表嗎? 發展性? 性向興趣呢?
要怎麼樣衡量國中生高中生的程度? 適合做什麼? 興趣在哪裡? 天份資質在什麼方向? 好的做法是, 花時間讓他接觸各方面的鼕鼕, 從小培養各種興趣, 試試看, 多元接觸; 不好的做法是, 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 死命K書拼命補習, 擠進明星學校, 由分數主導一切, 由分數來分高下, 終極標準就是分數, 以分數的最終指導原則的單一標準.
以我做個例子, 我高中讀的是明星學校, 學校很好, 老師也很好, 同學也很好, (真的, 不是場面話), 可是我唸完三年後才發現我不適合, 那當初我怎麼選的? 我不知道, 分數到哪裡, 我就到那裡, 高中只能唸一次, 後悔也來不及了, (ㄟ, 別要我重唸.) 當初寒窗苦讀是不是真的有用呢? 有必要嗎? 除了讀書應該還有很多很多其他的吧.
由於要分辨學生的能力性向特質太難啦, 所以我們僅知道緊緊抓著分數這個標準, 然後安慰自己說, 至少那是公平的; 因小失大, 吾未見其明也.
公司的績效評量, 請問, 你要怎麼區分到底哪個員工作的好? 哪個員工表現不佳? 先發給你一張考核表, 要你自評, 左邊寫上你做過的事情, 右邊填上一個分數(例如1到9), 請問你真的會寫上1分, 也就是作的不好的那些事情嗎? (所以最少也要寫6分, 當然9分是多多益善), 然後呢? 主管怎麼打考績? 憑著平時的印象? 調出你的加班紀錄? 還有看你平常social的功夫夠不夠? 你可以試試看, 打個混會有多少人知道? 認真做事又會有多少人知道?
我知道, 要像那裡寫的, 很理想, 但很困難, 你問我怎麼辦? 很抱歉, 我正陷入消極的低潮, 我也沒有答案.
當一個coder, 要怎麼被衡量? Line of Code? Functional Points? Debugging rate? 用這些方法來要求programmer的話, 他就會先快速大量產生一堆buggy的程式, 然後再來慢慢解.
為什麼Sales有業績獎金, 因為成交金額有憑有據, 可以量化, 誰高誰低一目了然.
俗話說的好, 路遙知馬力, 日久見人心, 但是時代變遷, 在這個快速競爭的社會, 不把握機會, 秀出自己, 不會有人眷顧你的, 說不定做的要死要活還被人嫌, 因為, 你的主管不知道怎麼衡量底下的人的工作能力與成果. (所以除了software engineering, 還要會social engineering).
所以我們總是很感激生命中的貴人, 因為別人都不了解我, 沒有看出我們真正的價值. 沒有司馬徽, 孔明不知道要睡到什麼時候.
為什麼高學歷等於高失業率, 因為選賢與能很困難, 不僅因為選賢與能很困難, 再加上現在的社會根本不選賢與能, 而是看關係看後台.
為什麼有些天才在當世被當成瘋子, 因為曲高自然和寡, 為什麼和寡? 因為沒人可以跟他一樣爬那麼高, 甚至沒辦法爬到看得見他的地方.
今夜星光多燦爛
為什麼有些瘋子被當成聖人, 因為他口才好又敢講, 我們沒能力分辨, 就只好被唬了.
寫到這裡, 好像變成一篇抱怨文了, 囧orz.
題外話
1. 抱歉, 這篇文章寫的太憤世嫉俗了, 而且還插入一個跟政治有關的連結, 真糟糕.
2007/07/08
關於超連結hyperlink
Google變成了iGoogle, 從
變成了
我一直很討厭把雜七雜八的東西通通放在一起, 不過我自己知道, 那是因為我沒有去使用那些功能, 所以會覺得礙眼, 不過, 每次一遇到類似這樣的網頁, 還是很反感.
畫面上滿滿的, 到處都是超連結.
原因之一是, 有次我點選"急徵:時薪1000元起,限50名"這樣的鼕鼕, 出現的是:
ㄟ, 拜託, 這也差太遠了吧, 照這種邏輯, 同樣的字串, 可以連結到這裡or這裡or這裡, 都是說得通的是吧?
另外我還點選了"京都風櫻花相機", 結果出現:
什麼跟什麼啊? 怎麼都是LCD螢幕, 數位相機在哪? 櫻花在哪?
很久以前, Joel的使用介面的文章說到:
"如果程式的行為與使用者的期望完全一致,就是一個設計良好的使用介面。"
同理, 當我看一個超連結, 我心理預期那會帶我到哪裡, 結果卻帶我去八竿子打不著的地方, 這就是壞的使用介面.
現在技術進步了, 看看這個, 當你把滑鼠停在某超連結上時, 他會在旁邊蹦出一個小視窗, 秀出超連結網站的內容, 滑鼠移開就會自動消失, 這樣當然是更好更方便, 不過根本的問題還是存在著, "當我把滑鼠移到某個超連結, 結果蹦出不知所云的網站內容", 依然令人不爽.
現在的廣告比較好了, 不會有令人很不爽的感覺, 都會注明是廣告, 不像以前都跳來跳去閃來閃去.
例如這個
還有這個
再舉個例子, 看看這篇新聞報導, 文章中有很多超連結, 可是咧, 一按下去, 都是在新聞資料庫的搜尋結果, 我個人是很懷疑這有什麼用.
想想我自己寫的部落格, 也是弄了些超連結, 想一想, 嗯, 很多也是滿不適當的, 嗯, 要改進.
題外話
1. 使用者一方面要求要簡單易用, 要Elegant, 一方面又要強大的功能, 或多或少這兩者是相衝突的, 要小心的拿捏啊. 這篇相關文章可以看看.
讀後感 - 越讀者
越讀者
郝明義 著 張妙如 圖
在這裡有一些讓你試讀的篇章
記得有一陣子很火紅的余秋雨, (他的書我都送人了, sorry, 以下引述皆憑記憶), 在他的某本書中, 提到, 圖書館員由某人在求學階段的借書卡, 以少年時的書單, 可以猜出他的未來成就, 太雜不好, 太專也不好.
那怎麼知道你是否看的書太偏, 或有些該看的沒看, 這本書可算是個起點; 作者身兼讀者與編輯兩職, 長期在出版界打滾, 從小到大不斷地詢問自己各種問題, 諸如: 如何找到一本書, 讀書要先廣還是先深, 如何分類閱讀, 網路跟書之間的關係, 面對網路興起所帶來的資訊爆炸該如何應對, 讀書的方法, 等等, 提出供你起步的線索(解答?).
在余秋雨某本書有提到, 某個時刻 , 你會遇上跟你波長match的作家, 他不一定有名, 但就是剛剛好跟你match. 本書作者就是那麼一位跟我滿match的, Net and Books(網路與書)所出版一系列的主題書, 本本都讓我覺得有金玉其內無敗絮的感覺(orz, 我也只真正讀過三四本); 而且"跳開一點看看閱讀這件事"這樣的主題, 中文書滿少見的.
越讀者這本書分成很多小篇幅, 每篇不過兩到五頁, 可讓你用零碎的時間來看.
有些篇幅看的很快, 因為我認為是很基本的見解.
有些篇幅讓我有"原來如此"的感覺, 因為作者把那模糊的體會白紙黑字寫了下來.
有些篇幅看了覺得有點玄, 因為不太能了解作者要表達的, 或者說, 我沒有類似的經驗體會與感受, 無法了解作者的意思.
書中談到書店 書 圖書館 網路等等各面向的思索與觀察, 也提到台灣學生的閱讀問題; 將閱讀與飲食掛勾, 定義了四大閱讀: 主食 美食 蔬果 甜食(當然, 你的分類應該跟他不同), 然後, 有一篇的主題是中學教科書與參考書是什麼飲食, 摘要如下:
"國民教育經過一些在國家層次所決定的課程綱要, 再由某些特定的人來編寫內容, 如此精密加工而製造出來的中學教科書, 其實是一些維生素. 考試題型式類固醇與興奮劑. 補習班是轟趴."
哈哈, 真是傳神啊, 哇塞, 真是鞭辟入裡, 由台灣教育制度教出來的學生 一定要看看.
作者不僅是讀者, 也是編輯, 狠佩服這種讀過萬卷書的人; 例如余秋雨在某本書談到晉商, 他居然連某家的帳本也讀, 以求了解歷史, 尋找各種蛛絲馬跡, 哇哩咧. 本書作者旁徵博引, 引用相當多書籍的段落, 某些篇幅, 等若作者幫我們讀了一堆書, 然後把精華萃取出來, 加入一些文字敘述說明, 把分散在四處的一個觀念串起來, 展示在你面前.
有好處是, 我們不用去讀那麼多書了(偷懶的藉口); 壞處是, 不經過努力而獲得, 容易輕視之; 作者幫我們研究思考好了, 然後把我們的腦袋, 當成作者與那些被引用的書的作者, 他們的思想所活動的場地.
有人說Winner Takes All. 作者說Reader Takes All. 讀讀書吧, 不知道要讀什麼, 可以先讀讀這本.
題外話
1. 我之前滿崇拜余秋雨的, 不過現在也不會很想去讀他的新書, 嗯, 這是為什麼呢?
2. 這篇比起之前亂寫的那幾篇, 應該可以算是真正的讀後感; 不過, 似乎是寫給我自己看的, 各位應該看的興致缺缺.
2007/07/06
讀後感 - 反三國演義
反三國演義是一本, ㄟ, 很久以前就想看的書, 可是之前絕版買不到; 看了後可以了解為什麼他會絕版.
不能不讀經典啊(這本不是經典書籍), 譬如愛麗絲夢遊仙境跟小王子, 雖然我覺得內容都可以在別的書上找到, 不過因為它們是經典, 有很多很多人曾經唸過讀過, 更有數不清的人自己沒看過而是經由其他管道記住了些斷簡殘篇進而依然可以引用來引用去, 經過群體的討論與時間的累積, 書籍原本的意義被擴大解釋了, 作者原先要表達的意涵也被抽象化套用在各種情境中, 書中沒有提及的(不管是有意或無意的)也會被加以延伸, 從一本書推演到無數人的共同記憶與涓涓滴滴光陰的不間斷地串連交織, 層層疊疊, 最後成為經典.
似乎有點離題了.
三國演義旨在擁劉貶曹抑孫, 終歸於晉, 反三國演義更進一步讓劉備統一天下; 從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計襲樊城 元直走馬薦諸葛 開始改寫翻案, 徐庶沒投曹操, 龐統也沒遇落鳳坡, 於是劉備底下謀臣勇士如雲, 先收荊州, 次取西蜀, 關羽有趙雲徐庶馬良張飛一起鎮守荊州, 自然不用敗走麥城, 孔明有馬超黃忠魏延姜維李嚴先取漢中, 然後往關隴前進, 哇塞, 書中最常出現的句子就像這樣: "曹兵投降的投降, 潰走的潰走, 頃刻俱盡", 你也別這樣, 怎麼司馬懿鄧艾鍾會張遼徐晃夏侯淵許褚程昱都是光吃飯不做事的傢伙嗎?
書中最強的將軍應該是馬超, 戲份最多, 有著超級騎兵團, 西打打東打打, 神出鬼沒, 一下子在涼州, 一下子跑到襄陽, 真是誇張, 而且馬超智力怎麼變得這麼高了? 姜維在他旁邊都好像是點綴性質而已. 更讓我看不下去的是, 各將領怎麼都這麼謙虛, 功勞讓來讓去的, 好團結喔, 真是快吐了.
作者是在軍閥割據的年代, 寫下此書, 不乏有很多諷刺醒世的敘述, 例如張松暗藏地圖欲將西蜀賣掉, 就被作者罵成不忠不義的奸賊, 不得好死; 劉禪樂不死蜀, 於是作者就讓他遇刺身亡. 書中最多的情節就是調兵遣將, 攻防進退, 何處可埋伏, 何處易守難攻, 何處是咽喉之地, 顯示對地理有下過一番功夫, 不過看到後來, 就開始有點膩了.
不如看陳某的火鳳燎原(漫畫), 作者有感於司馬懿明明在三國後期影響甚鉅, 怎麼三國演義前期都沒提到他呢, 所以讓仲達在前期(諸侯聯盟攻擊董卓)開始就佔有很大的戲份,
另外加入很多作者的見解, 例如張飛是桃園畫家預測天下將三分, 趙雲本來是暗殺軍團的首領燎原火, 貂蟬是個太監, 水鏡先生教出水鏡八奇, 等等, 故事大局上與三國演義相同, 但過程情節卻大大不同, 推薦大家看看.
另外還看了楊家將演義.
楊家將演義是一本, ㄟ, 本來不想看的故事, 可是很多書都會提及楊家將的歷史與典故, 不看看的話, 就不能了解其中要表達的意涵.
嗯, 也沒什麼好說的, 就是楊繼業楊延昭楊宗保楊文廣盡忠抗遼護宋卻不能保家, 成為寡婦製造機的故事. 用楊延昭的話來總結就是: "朝廷養我, 譬如一馬, 出則乘我, 以舒跋涉之勞; 及至暇日, 宰充庖廚.", 最後楊懷玉舉家遷於太行山.
光看這本不會有趣的, 要了解宋代重文輕武的背景, 了解宋代之前的五代十國長期分裂的局面, 外族入侵的因素, 內部奸佞的作祟, 以及國策失當, 種種不一而足; ㄟ, 再說吧, 哪有那個時間啊.
題外話
1. 發現一件事情, 弄些最新最火的關鍵字在部落格中, 好像會增加人次, faint.
2007/07/05
讀後感 - 古典音樂簡單到不行
在同事Enid的推薦下, 買了本基礎樂理, 聽說是很多學校用的教科書; 雖然我一直很努力(有嗎?)地想多了解一點音樂那世界的鼕鼕, 不過翻開書看了不久就昏昏欲睡; 我並沒有要求太高, 只是想除了Do Re Mi外, 能夠多知道一些基本的名詞術語; 當然, 也有受了交響情人夢的影響啦.
有漫畫, 電視劇, 動畫...趕快去看吧.
前幾天看到了這本古典音樂簡單到不行, 號稱"以漫畫的方式,幽默搞笑的文字,連貓都聽得懂古典音樂。", 好樣的, 連貓都聽得懂咧, 我一翻, 哇...
以漫畫為主, 介紹"樂譜", "和聲", "管絃樂".
很快就決定要買了. 從基礎介紹起, 不錯不錯, 很適合我.
你知道為什麼DoReMi要叫做DoReMi嗎?
原來如此, 長知識了.
只不過, 書中出現的搞笑耍冷橋段, 太多太多了, 有點喧賓奪主.
不過還是有一些不錯的篇幅, 例如列出各種樂器的音域, 一目了然.
用圖畫的方式, 應該讓你更容易記住Presto跟Allegro吧.
也穿插一些演奏者的真心話.
唸音樂不容易啊, 還要唸德文義大利文. (看交響情人夢可得知)
再回到內容, 越到後面, 講的主題也越深(對我來說), 所以已經鴨子聽雷了, 囧.
想 到以前唸物理系時, 有時候會在修某科前先去讀科普書, 當時有個結論是"懂的人不需要看, 不懂的人看了也不懂", 所以科普書根本沒用? 也不是這樣啦, 我覺得, 當修完某學科, 去看相關的科普書, 如果可以看得懂作者的敘述, 那表示你真的懂了; 可以用來當作測試.
譬如這個, "移調"?
你說的很清楚, 可是我聽的很模糊.
其實我也了解, 東西就是那麼難, 作者已經盡量簡化了, 看不懂的話就是自己的事情了. 就好像Joel在這裡說的, "如果課程已被仔細地設計,讓所有東西都變得比原本更容易,怎能祈求有任何人可以從這學到任何事情?"
世界的腳步越來越快, 什麼事情都要從小開始, 要不然怎麼跟別人競爭?
(學音樂很花錢啊, 人生而不平等啊!)
現 在的小孩越來越難過活了, 要上課, 要補習, 要學英文, 要學鋼琴, 除了IQ還要有EQ, 要會刺繡, 要會跳民族舞蹈, 要玩扯鈴, 要能騎單輪車, 要學電腦, 要考證照, 要唸好多本課本, 要唸更多本參考書, 要會打簡訊, 要會跳熱舞, 要會唱卡拉OK, 要懂得品嘗美食, 要去參加生活科學體驗營, 連去郊外走走都要記一堆植物昆蟲的名字, 要會..., ㄟ...
天真無邪的孩子, 可別忘記現在的笑容啊.
(模特兒: Ingrid的女兒小琦琦)
ㄟ, 我離題太遠了; 總之, 這是一篇讀後感XD.
題外話
1. 感謝同事Ingrid寶貝女兒小琦琦的照片.
2. 沒想到居然會被怪怪的廣告機器人入侵, 看看這篇的第一個意見吧, 也不知道是哪國語言.
3. 怎麼說咧, 這篇好像寫的斷斷續續的, 沒有連貫.